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鞘腐病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策略、农业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及化学防治辅助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玉米生产中鞘腐病的绿色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rn Sheath Rot Dis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599-2022《玉米鞘腐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玉米鞘腐病防治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预防到治理提供了全面的指导,下面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明确了“玉米鞘腐病”的概念,即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玉米生长后期叶片、叶鞘等部位发生的病害。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确保所有参与人员对病症有统一的认识。
二、防控原则
标准强调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这要求在种植前就要做好充分准备,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轮作以及科学施肥等措施。例如,在选择品种时,应优先考虑那些经过抗病鉴定并表现良好的品种;在施肥上,要注重平衡氮磷钾的比例,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导致植株徒长而增加感染风险。
三、农业防治
1. 品种选用:建议选用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且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玉米品种。比如,可以参考近年来试验示范中表现出色的郑单958、浚单20等品种。
2. 轮作制度:实行与非禾本科作物至少两年以上的轮作,以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特别是对于连作多年的老玉米地来说尤为重要。
3. 种子处理: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精选,并采用药剂拌种或浸种的方法来提高种子活力及抗病能力。推荐使用含有咯菌腈成分的产品进行包衣处理。
四、化学防治
当田间出现中心病株时应及时喷洒杀菌剂进行控制。常用的药剂有三唑类(如戊唑醇)、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如嘧菌酯)等。每次用药间隔7天左右,连续施用2-3次即可有效抑制病情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任何农药之前都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配制溶液,并注意安全间隔期,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生物防治
鼓励利用有益微生物如木霉菌、芽孢杆菌等作为生防因子来减轻病害程度。这些有益微生物能够通过竞争营养空间或者产生抗生素等方式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此外还可以通过释放天敌昆虫如瓢虫等来捕食害虫从而间接降低病害发生几率。
六、监测预警
建立健全监测体系非常重要。各地植保站应当定期开展田间调查工作,及时掌握发病动态情况并向广大农户发布预报信息。一旦发现异常状况需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应对。
七、收获后管理
收获后要及时清理田间残留物并将带病植株集中销毁防止再次传播源扩散开来。同时要做好仓储管理工作保证储藏环境干燥通风避免潮湿引发二次感染问题出现。
以上就是根据DB13/T 5599-2022《玉米鞘腐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中部分内容所做的简要分析与解读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