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套灌区春小麦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套灌区春小麦的生产及质量管理。
Title:Quality Control Procedure for Spring Wheat Production in Hetao Irrigation Area - DB1508T 138—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08T 138—2022《河套灌区春小麦全程质量控制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河套灌区春小麦种植的质量管理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播种前准备
- 土壤检测与改良:标准要求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取样检测,包括pH值、有机质含量和养分状况等指标。根据检测结果,合理施用有机肥或化学肥料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肥力。
- 种子处理:强调使用经过精选且符合国家标准的小麦种子,并建议采用温水浸泡或其他物理化学方法进行种子消毒处理,以预防病虫害。
2. 田间管理
- 灌溉制度:明确规定了不同生长阶段的灌溉量及频率,例如拔节期需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浇水,成熟期则应适当减少灌溉次数避免倒伏。
- 施肥原则:提倡平衡施肥策略,在苗期侧重氮肥促进分蘖,在抽穗开花期增加磷钾肥比例以增强抗逆性和产量。
3. 病虫害防治
- 预测预警机制:建立完善的病虫害监测体系,及时发布预报信息并采取相应措施。
- 绿色防控技术:优先选用生物农药或物理手段如黄板诱杀等环保型方式控制病虫害发生。
4. 收获与储藏
- 适时收获:当小麦籽粒含水量降至安全水平(通常为13%左右)时即可开始收割作业。
- 科学储藏:入库前应对粮食进行清理分级,并确保仓库通风干燥,定期检查防止霉变等问题出现。
通过以上这些具体而明确的规定,《河套灌区春小麦全程质量控制规程》旨在从源头到终端全过程保障春小麦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标准不仅适用于当地农业生产者,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