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棚生姜种植的产地环境、整地作畦、种姜选择与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棚生姜的种植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house Ginger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10T 277-2022《棚室生姜种植技术规程》是河北省邢台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为生姜在棚室内的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并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设施建设
标准指出生姜种植的棚室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且富含有机质的地块。棚室建设需考虑光照、通风及保温性能,确保棚内温度稳定在15℃至28℃之间。这有助于生姜生长所需的适宜环境条件,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其正常发育。
二、品种选择
推荐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优质品种。例如,“鲁姜一号”等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高的产量潜力。合理选择品种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
三、种姜处理
种姜应经过严格挑选,确保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并进行充分晾晒以降低含水量。此外,还应对种姜进行药剂浸种处理,如使用多菌灵溶液浸泡10-15分钟,以预防病害发生。这一环节对于保证出苗率和幼苗健壮至关重要。
四、播种密度与方法
标准建议每平方米播种量为4-6公斤,行距保持在25-30厘米,株距约为15-20厘米。播种时应注意将种姜芽眼朝上放置,覆土厚度控制在5-7厘米左右。合理的播种密度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满足植株生长空间需求。
五、田间管理
包括水分管理、施肥、中耕除草等方面。棚室内湿度应维持在70%-80%之间,浇水时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追肥时优先选用有机肥,配合施用适量复合肥料。定期进行中耕松土,促进根系发育,防止杂草滋生。
六、病虫害防治
强调采用农业措施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如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等农业手段可以有效减少病原菌积累;释放天敌昆虫如瓢虫等则可抑制害虫危害。化学农药仅作为最后手段使用,并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执行。
七、采收
当植株叶片开始枯黄,地下块茎充分膨大时即可采收。采收前一周停止灌溉,便于收获操作及后续储存。适时采收不仅能够获得最佳品质的产品,还能保护土壤肥力,为下一季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以上内容是对DB1310T 277-2022中关键部分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深入解析,旨在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从而实现高效优质的生姜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