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周年两稻三鸭种养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种养模式、田间工程要求、水稻栽培技术、鸭子养殖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措施及收获与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内采用周年两稻三鸭种养模式的农业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ed Rice and Duck Farming with Two Rice Crops and Three Duck Batches in a Yea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627-2022周年两稻三鸭种养技术规程》是江西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周年两稻三鸭种养模式的技术要求。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解读。
在环境条件方面,标准指出养殖区应远离工业污染源,确保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稻田需具备良好的排灌系统,土壤肥力适中。这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
关于品种选择,标准推荐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水稻品种以及生长迅速、适应性好的麻鸭品种。如水稻可选用优质杂交稻或常规稻,而鸭子则宜选本地优良品种。
在稻田改造上,要求合理规划田块,设置围栏防止鸭子外逃,同时建立完善的排水设施。建议每公顷放养约150只鸭子,既能有效控制害虫又能促进稻田肥力提升。
对于饲养管理,标准强调要科学投喂,以玉米、稻谷为主饲料,并根据季节调整喂养量。同时注意定期消毒和防疫工作,确保鸭群健康。
在种植管理环节,提倡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通过鸭子活动自然除草并控制害虫数量。适时施肥,保证水稻正常生长发育。
收获时,稻谷与鸭子应分阶段进行,避免相互影响。稻谷收获后要及时清理田间杂物,为下一季作物做好准备。
这些规定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周年两稻三鸭种养体系,有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