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筑施工悬挑脚手架的设计、安装、使用、检查与验收、拆除及安全管理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房屋建筑工程中使用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的悬挑支撑结构设计与施工安全技术管理。
Title:Safety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Standard for Cantilever Scaffolding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47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5222-2022《建筑施工悬挑脚手架安全技术与管理标准》是山东省地方性标准,旨在规范悬挑脚手架的设计、施工及安全管理。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1. 材料选择
标准要求脚手架所用的钢材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的规定,并且其质量等级不得低于Q235级。此外,对于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使用的钢管壁厚应不小于3.0mm。这一规定确保了脚手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荷载。
2. 设计计算
在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实际工程情况计算脚手架的承载能力。标准特别强调了对悬挑梁的抗弯强度、整体稳定性和连接点的抗滑移能力进行验算。例如,在计算悬挑梁时,不仅要考虑永久荷载如自重,还要充分考虑可变荷载如施工人员重量、设备重量等。通过精确计算可以有效预防因超载导致的坍塌事故。
3. 安装与拆除
安装过程中,要求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并且在每层楼面均需设置固定支撑点以增强整体稳固性。拆除作业则需从上至下逐层进行,禁止上下同时操作,同时要设立警戒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人为失误带来的安全隐患。
4. 检查维护
每次使用前都应对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但不限于杆件是否变形、扣件有无松动等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部件。定期保养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比如涂抹防锈漆、紧固螺栓等,以延长使用寿命并保持良好状态。
5. 应急准备
施工单位应当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一旦发生紧急状况(如结构失稳),能够迅速组织撤离现场人员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悬挑脚手架安全技术与管理标准》为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只有严格执行上述各项规定,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