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应用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中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一体化应用。
Title:Technical Standard for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Solar Water Heating Systems in Civil Build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6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5225-2022《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应用技术标准》是一部专门针对民用建筑中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的技术规范。该标准旨在推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广泛应用,提高建筑节能水平,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设计阶段要求
1. 系统选型
标准指出,在设计初期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需求、使用特点及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类型。例如,对于住宅区,宜采用集中式或分户式系统;而对于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则更适合集中供热水模式。此外,还强调了系统应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和扩展性,以满足未来可能增加的需求。
2. 集热器布置
集热器的位置选择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效率与美观。标准建议尽量将集热器安装在朝南方向,并确保无遮挡物影响日照时间。同时,考虑到安全因素,高层建筑不宜设置外挂式集热板,而应优先考虑平屋顶安装方案。另外,还提出了关于防风、防震的具体措施。
施工安装环节
3. 管道保温处理
为减少热损失,所有暴露于外界环境下的热水管道均需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标准特别提到,保温材料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并且其厚度不得低于规定值。此外,在穿越墙体或其他构筑物时,还需做好密封防水工作。
4. 支架结构稳定性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支架是整个装置的基础部分,其强度直接关系到系统的使用寿命。因此,标准要求支架的设计必须经过严格计算,确保能够承受最大风荷载、雪荷载以及地震作用力。同时,所有焊接部位都必须达到一级焊缝质量等级,并进行防腐蚀处理。
调试与验收
5. 功能测试
在完成安装后,需要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来验证系统的正常运转情况。这包括但不限于水温检测、流量测量、压力平衡实验等项目。只有当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视为合格并通过验收。
6. 用户培训
为了保证后期使用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建设单位应当向最终使用者提供必要的操作指南和技术支持。其中包括如何正确调节水量温度、定期清洗维护等内容。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应用技术标准》不仅涵盖了从规划到实施再到维护全过程的技术要点,同时也充分体现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通过严格执行这一标准,可以有效提升我国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成效,为实现碳达峰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