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寒地园艺作物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程序、体系结构及标准明细表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寒地地区园艺作物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Title:Guid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tandard System for Cold-region Horticultural Crop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323—2022 寒地园艺作物标准体系构建指南》是由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为寒地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指导依据,有助于提高寒地园艺作物的种植效率和产品质量。以下将对标准中的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范围
标准明确了适用范围,包括适用于黑龙江省寒地地区园艺作物从品种选择到收获后的整个生产过程。这一规定确保了标准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的适用性,为制定具体操作规程奠定了基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列出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T 19630有机产品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等。这些引用文件保证了标准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同时也便于与其他相关标准协调一致。
3.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寒地”、“园艺作物”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寒地”指年平均气温低于5℃且冬季漫长寒冷的区域;“园艺作物”则涵盖蔬菜、水果、花卉及药用植物等多种类型。准确的术语定义有助于避免误解并统一各方认知。
4. 标准体系构建原则
标准提出了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前瞻性的四大基本原则。科学性强调遵循自然规律和技术发展水平;系统性要求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实用性旨在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前瞻性则考虑未来技术进步和社会变化趋势。这四项原则贯穿于标准体系构建始终,是确保标准质量的核心要素。
5. 标准体系框架
标准体系框架分为基础标准、生产技术标准、质量安全标准和服务标准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基础标准提供通用准则;生产技术标准涵盖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直至采收各个环节的技术规范;质量安全标准关注农药残留限量、重金属含量控制等方面;服务标准涉及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等内容。这种结构清晰地展示了标准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6. 生产技术标准的具体要求
在生产技术标准中特别强调了土壤改良措施、水肥一体化管理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内容。例如,对于土壤改良,建议采用深翻耕作结合施用有机肥料的方法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水保肥能力。此外,还提倡利用滴灌或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并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合理安排施肥计划。针对病虫害防控,则鼓励采用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式,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保障作物健康生长。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23/T 3323—2022 寒地园艺作物标准体系构建指南》不仅涵盖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指导,而且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希望广大从事寒地园艺作物生产的单位和个人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共同促进黑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寒地园艺产业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