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源板栗主要病害的识别、监测与综合防控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源板栗种植过程中病害的预防和治理。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for Hazelnut Diseases in Heyua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4416T 6-2021《河源板栗病害综合防控技术》是广东省河源市针对本地板栗种植中常见病害问题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从病害预防、监测、治理到生态调控等多个方面提出了科学规范的技术要求,旨在保障板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标准中特别强调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明确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四种主要防控措施,并提出要优先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其中,农业防治要求包括合理布局种植结构,避免连作重茬;选用抗病品种,如河源本地选育的“河栗一号”;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植株抗性。
在物理防治方面,标准建议设置黄色粘虫板诱杀蚜虫等传病媒介昆虫,并采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害虫成虫。化学防治则需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使用说明,控制用药浓度和次数,避免产生药害及抗药性。生物防治提倡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捕食害虫,或通过喷施微生物制剂抑制病原菌生长。
对于病害监测,标准要求定期巡查果园,及时发现病害症状。一旦发现病害,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防止扩散,并按规程上报当地农业主管部门。此外,还鼓励建立病害预测预警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病害发生趋势进行动态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该标准特别指出,在整个防控过程中必须重视环境保护,不得随意丢弃农药包装物,鼓励资源化回收处理。同时,倡导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果农的专业技能,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到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