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楠木珍贵彩色树种的营林技术要求,包括造林地选择、苗木培育、造林方法、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楠木树种的种植与经营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ilviculture of Precious Colored Tree Species - Part 1: Phoeb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825.1-2022《珍贵彩色树种营林技术规程 第1部分:楠木》是浙江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楠木的营林技术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苗木培育
标准规定:“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可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小时。”这一要求旨在防止病害发生,确保苗木健康生长。同时,“苗床土壤要保持湿润,但不能积水”,这有助于避免根系缺氧导致的腐烂问题。
二、造林密度
“初植密度宜控制在110株/亩至165株/亩之间。”合理的造林密度可以保证楠木有充足的光照和养分供应,促进其快速生长。过密会导致竞争加剧,影响树木质量;过稀则会浪费土地资源。
三、抚育管理
“每年至少进行两次中耕除草,结合施肥。”定期的抚育工作能够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水分和养分的竞争,并且通过施肥补充土壤肥力,有利于楠木的健康成长。此外,“注意防治病虫害”,特别是对于常见的炭疽病、介壳虫等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防控。
四、采伐更新
“达到主伐年龄时应及时采伐,并同步开展更新造林。”当楠木达到一定年龄后,其生长速度减缓,经济效益降低,此时合理安排采伐计划并及时补植新苗非常重要。这样既能持续获得经济收益,又能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
以上内容只是标准中的部分内容,实际应用时还需全面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及具体生产情况,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才能实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