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黄鱼养殖的环境条件、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小黄鱼的人工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mall Yellow Croaker 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496-2022《小黄鱼养殖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它为小黄鱼的养殖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苗种选择与培育环节中,标准明确规定了亲鱼的选择标准和培育要求。亲鱼应健康无病害,体长需达到15厘米以上,并且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培育,确保其性腺发育良好。这一规定旨在保证苗种的质量,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其次,在水质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定期监测水质的重要性。要求养殖水体溶解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pH值维持在7.5至8.5之间,氨氮浓度不得超过0.5毫克/升。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小黄鱼的生存环境和健康状况,良好的水质条件能够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再次,关于饲料投喂,标准指出应当根据小黄鱼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配比营养成分。幼苗期主要以浮游生物为主,随着个体增大可逐步增加人工配合饲料的比例。同时建议每日分多次少量投喂,避免过量造成浪费或污染水质。
最后,在病害防控措施上,除了强调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外,还提倡采用生态防治方法如投放有益微生物制剂来改善底质环境。一旦发生病害,必须按照规定程序处理,不得随意使用违禁药物,确保产品安全。
综上所述,《小黄鱼养殖技术规程》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规范操作流程,从源头上保障了小黄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养殖户应当严格遵守该标准的各项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