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调查监测、防治原则、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综合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城市园林绿化中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mmon Diseases and Pests of Landscape Pl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10T 129-2022《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是山西省运城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为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将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病虫害调查与监测
标准要求定期对园林植物进行病虫害调查和监测。具体而言,应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采用目测法或工具辅助的方法,对园林植物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范围及危害程度进行全面评估。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及时发现病虫害的早期迹象,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病虫害的大规模爆发。例如,在病害初期通过修剪受感染枝叶,可以有效阻止病原体的扩散。
防治原则
标准强调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应当优先考虑非化学方法如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频率和剂量。比如,可以通过释放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数量,或者利用紫外线灯诱杀害虫。同时,合理轮作种植不同类型的植物也能降低某些特定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化学防治注意事项
当必须使用化学药剂时,标准规定了严格的操作规程。首先,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浓度配比进行稀释;其次,在施药过程中要确保工作人员穿戴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药物;再次,施药时间最好选在清晨或傍晚,此时植物表面湿润度较高,有利于药液附着而不易被风吹散;最后,注意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有效成分,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
应急处理措施
对于突发性的重大病虫害事件,标准提出了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队伍开展全面排查,并迅速采取隔离封锁措施,切断可能的传播途径。此外,还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具体情况,请求技术支持与资源调配。
培训与宣传
为了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标准特别提到要加强培训工作。各级管理部门应当定期举办培训班,向技术人员普及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方法。同时,通过发放手册、举办讲座等形式向公众宣传科学合理的养护理念,增强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
综上所述,《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调查到处置的一整套流程,而且突出了以人为本、生态友好的核心思想。只有遵循这些基本原则,才能实现园林绿地健康可持续发展,营造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