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金黄茧家蚕饲育的环境条件、蚕种选择、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及收获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金黄茧家蚕的饲育生产及相关经营活动。
Title:Specification for Rearing Golden Cocoon Silkwo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5T 234-2022《金黄茧家蚕饲育规程》是浙江省湖州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金黄茧家蚕的饲养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环境条件要求
1. 温度:家蚕饲养室温度应保持在24℃至26℃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家蚕的生长发育,导致产量下降或质量变差。
2. 湿度:相对湿度需维持在80%至85%范围内。适宜的湿度有助于防止病害的发生,并促进丝腺分泌物的正常排泄。
3. 光照:每天应给予10小时以上的自然光照时间,若自然光不足则需补充人工光源。
二、饲料管理
1. 饲料种类:主要使用桑叶作为饲料,确保新鲜、无农药残留且适口性好。同时可以适当添加辅助饲料如胡萝卜等以增强营养。
2. 喂养频率与量:根据不同龄期调整喂养次数和数量。例如,幼虫期每两天喂一次即可;而进入蛹期后则停止喂食。
3. 卫生管理:定期清理食槽内的残渣污垢,避免细菌滋生引发疾病传播。
三、疾病防控措施
1. 定期消毒:每隔7天对整个饲养环境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包括地面墙壁以及所有工具设备。
2. 观察记录:密切注意观察每一批次家蚕的状态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并做好详细记录。
3. 疫苗接种:按照规定程序为种群进行必要的疫苗注射,增强群体免疫力。
四、采收加工环节
1. 适时采茧:当大部分蚕体停止进食并且皮肤呈现透明状态时即为最佳收获时机。
2. 分类存放:将采集下来的茧子根据颜色深浅大小等因素分开保存,便于后续挑选分级操作。
3. 干燥处理:采用低温烘干技术对茧子进行脱水干燥处理,保证最终产品的含水量符合标准要求。
以上就是关于DB3305T 234-2022《金黄茧家蚕饲育规程》的一些重点内容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