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奶山羊选种选配的技术要求、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奶山羊的选种选配及繁育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lection and Mating of Dairy Goa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03T 34-2022《奶山羊选种选配技术规范》是陕西省针对奶山羊繁育工作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从品种选择、个体选种、选配原则、杂交改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为奶山羊的科学养殖提供了重要依据。
首先在品种选择上,标准要求优先选用适应性强、产奶性能高的关中奶山羊作为主选品种。对于引入的其他品种,如西农萨能等,需经过至少三代纯繁才能参与选种。这主要是基于关中奶山羊在陕西地区的长期适应性和优良的生产性能考虑。
在个体选种环节,标准提出了严格的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要求。体型外貌方面强调体躯深长、四肢结实、乳房发育良好等特征。生产性能则要求母羊年均产奶量不低于500kg,乳脂率不低于5.5%。这些指标既保证了奶山羊的繁殖能力,又兼顾了经济效益。
关于选配原则,标准提倡同质选配与异质选配相结合的方法。同质选配主要用于培育特定类型群体,而异质选配则有助于扩大遗传基础。特别强调避免近亲繁殖,亲缘关系应控制在三代以上,确保种群遗传多样性。
在杂交改良方面,标准建议采用二元或三元杂交模式。以关中奶山羊为基础母本,可引入萨能奶山羊或吐根堡奶山羊等优良品种进行杂交,但必须保持本地品种的核心地位。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发挥杂交优势,又能保留地方特色。
此外,标准还对记录档案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建立完整的系谱档案,包括出生日期、父母亲信息、生长发育情况等内容。这不仅便于跟踪个体遗传背景,也为后续评估选种效果提供了可靠依据。
总之,DB6103T 34-2022通过对品种选择、个体选种、选配原则、杂交改良等关键环节的规范,为提升奶山羊繁育质量提供了科学指导。养殖户应严格遵循标准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实现奶山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