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用航空器水稻播种的术语和定义、作业准备、作业要求、作业质量评价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利用农用航空器进行水稻播种作业的技术指导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Rice Seeding using Agricultural Aircraf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897-2022《农用航空器水稻播种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发布的关于农用航空器在水稻播种作业中应用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条文】3.1 航播设备应具备精准定位、自动导航及实时监控功能。
【解读】这一条强调了航播设备的智能化要求。精准定位确保飞行路径精确,避免重复或遗漏播种区域;自动导航减少人为操作误差,提高作业效率;实时监控则便于操作人员及时掌握飞行状态和播种情况,保障作业质量。
【条文】5.1 播种前需对田块进行平整处理,确保地面高低差不超过3cm。
【解读】田块平整度直接影响播种效果。过大的高低差可能导致种子撒播不均,影响出苗率和后期生长。因此,严格控制地面高低差在3cm以内,为后续高效播种奠定基础。
【条文】6.2 每亩播种量应控制在4kg至6kg之间,具体用量根据品种特性确定。
【解读】合理确定播种量对于保证水稻产量至关重要。过多会增加成本且可能造成苗期病害,过少则影响群体结构形成。本条规定了合理的播种范围,并指出要结合不同水稻品种的特点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种植密度。
【条文】7.1 飞行高度宜保持在2m至4m范围内。
【解读】飞行高度直接关系到种子散布均匀性。过高会导致种子飘散范围增大,影响播种精度;过低则容易受到风力干扰,增加操作难度。建议将飞行高度维持在2米至4米之间,既能保证良好的播种效果又能适应多种地形条件。
以上内容基于DB42/T 1897-2022标准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说明与深度解析,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从而提升农用航空器在水稻播种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