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煤矿气象灾害防御的基本要求、组织管理、预警机制、应急响应和防御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煤矿企业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Defense against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 Coal M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煤矿气象灾害防御规范》(DB14/T 2371-2021)是山西省针对煤矿企业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标准,旨在指导煤矿企业有效预防和应对气象灾害,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以下选取了该规范中的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所有煤矿企业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这一条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对象和地域范围,确保了标准在特定区域内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术语和定义:规范中对“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气象灾害”是指由天气、气候及异常变化引起的对煤矿生产造成危害的事件。准确理解这些术语有助于煤矿企业更好地识别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3. 组织与职责:要求煤矿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并指定专人负责相关工作。此外还强调了各级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这对于形成统一指挥、快速反应的工作模式至关重要。
4. 监测与预警:规定煤矿企业需配备必要的气象观测设备,定期收集气象信息,并及时接收官方发布的预警信息。同时,企业内部也应具备独立开展短期天气预报的能力,以便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5. 应急响应:当收到暴雨、大风等高影响天气预警时,煤矿企业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暂停井下作业、撤离危险区域人员、加强地面设施巡查等内容。此部分特别强调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优先考虑人员安全。
6. 培训与演练: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针对全体员工的气象灾害知识培训及应急演练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员工对于预案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提高整体应急处置水平。
7. 资料保存与更新:要求将历年来发生的各类气象灾害案例以及应对过程详细记录存档,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完善自身预案。这样不仅可以为今后类似情况提供参考依据,也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促进管理水平提升。
综上所述,《煤矿气象灾害防御规范》从多个层面为煤矿企业在面对极端天气条件下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展防御工作提供了具体指导。各煤矿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落实各项措施,确保矿井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