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社区灾害风险地图制作的基本要求、流程、内容和表达方式。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社区灾害风险地图的制作与应用。
Title:Community Disaster Risk Map Production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372-2021社区灾害风险地图制作规范》是山西省针对社区灾害风险管理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标准。这项标准在指导社区灾害风险评估、地图绘制和防灾减灾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中明确指出,社区灾害风险地图的制作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这意味着在绘制过程中需要基于详实的数据和科学的方法论,确保地图内容真实可靠,并且能够为实际的防灾减灾行动提供有效支持。例如,在数据收集阶段,要求综合运用遥感影像、地形图、气象资料等多种信息源,以提高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其次,关于地图的基本要素,标准规定了包括地理底图、灾害风险分布、应急资源等内容。其中,地理底图作为基础,应当清晰准确地反映社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而灾害风险分布则需标明各类灾害的风险等级及其影响范围,这有助于居民了解自身所处环境的安全状况;应急资源的标注则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快速调配物资和人力,提升响应效率。
再者,对于地图的表现形式,标准强调要简洁明了,易于理解。采用直观的颜色编码来区分不同等级的风险区域,使用图标或符号表示重要的应急设施位置等做法都被提倡。此外,还建议在地图上附带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图例,以便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信息。
最后,标准还特别提到,社区灾害风险地图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定期更新维护。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剧,原有的风险格局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及时调整和完善地图内容,确保其始终符合实际情况。
综上所述,《DB14T 2372-2021社区灾害风险地图制作规范》通过一系列具体的要求和技术指南,为山西省内各社区开展灾害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它不仅促进了社区层面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也为构建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