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秸秆快速腐解还田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区域内秸秆快速腐解还田的农业生产活动。
Title:Straw Rapid Decomposition and Field Retur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1T 105-2022 秸秆快速腐解还田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关于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一项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采用机械化方式进行的秸秆快速腐解还田作业。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域和作业方式,确保技术推广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
2. 术语和定义:标准中对“秸秆”、“腐解”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腐解”是指通过微生物作用将秸秆转化为有机质的过程。准确的术语定义有助于统一认识,避免实践中的误解。
3. 作业前准备:要求作业前需根据地块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秸秆处理设备,并进行必要的调试和维护。同时强调要清理田间障碍物,保证作业顺利进行。这一步骤直接关系到后续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4. 作业质量要求:规定了秸秆覆盖量、粉碎程度以及翻埋深度的具体指标。比如,秸秆覆盖量应达到60%以上,粉碎长度不超过10厘米等。这些量化指标为评价作业质量提供了客观依据。
5. 环境保护措施:特别指出在实施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污染,并妥善处理残余物。此条款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
6. 安全操作规范:包括驾驶员培训、机械安全检查等内容。强调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求所有参与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7. 验收方法与结果评定:提出了以实地测量为主、结合农户反馈的方式来进行最终验收。对于符合标准要求的作业给予认可,反之则需整改直至达标为止。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评估整个流程中的核心环节,旨在构建一套科学合理且易于执行的技术体系,助力实现黑龙江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