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低运量导轨式胶轮系统中导轨梁式的设计原则、技术要求、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及施工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低运量导轨式胶轮系统的导轨梁式设计及相关工程建设。
Title:Design Code for Low-Volume Rubber-Tired Guided System - Part 1: Guideway Beam
中国标准分类号:P45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低运量导轨式胶轮系统设计规程 第1部分:导轨梁式》(DB34/T 4251.1-2022)是一部专门针对低运量导轨式胶轮交通系统中导轨梁的设计规范。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出发,对其核心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导轨梁结构设计
根据规程第5章的规定,导轨梁的设计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并且要考虑到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疲劳损伤。具体来说:
- 强度要求:导轨梁需承受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各种静载荷与动载荷,包括但不限于列车自重、乘客重量以及风力等外部作用力。设计时必须确保在所有预期工况下均不会发生塑性变形。
- 刚度要求:为了保证车辆平稳通过,导轨梁在受到上述载荷后不应产生过大的挠度或振动。通常情况下,最大允许挠度值不得超过跨度长度的1/1600。
- 稳定性分析:需要对导轨梁的整体稳定性进行评估,防止因侧向倾覆等原因造成安全事故。这一步骤尤其重要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应用场合。
材料选择与制造工艺
在第6章关于材料选用及加工制造方面,规程提出了明确指导原则:
- 推荐采用高强度钢材作为主要构建材料,同时兼顾经济性和耐久性;
- 对于焊接部位的质量控制提出了严格标准,以避免因焊接缺陷引发的安全隐患;
- 强调了表面处理的重要性,如防腐涂层的应用可以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并减少维护成本。
安装调试与验收标准
第7章明确了安装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以及最终验收的标准:
- 在安装阶段,要求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执行每一步操作,并定期检查各连接点是否牢固可靠;
- 验收时除了检查物理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外,还需测试系统的整体性能指标,比如轨道平顺度、噪声水平等;
- 特别指出,在首次投入使用前必须完成空载试运行,验证系统能否正常工作。
以上是对该规程部分内容的重点解析,旨在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这项标准,从而保障低运量导轨式胶轮交通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