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安徽省化学纤维制造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的环境管理技术要求,包括治理原则、工艺技术选择、污染控制措施、运行与维护、监测与记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行政区域内化学纤维制造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与管理。
Title: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Control in Key Industries - Part 12: Chemical Fiber Manufactu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Z7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230.12-2022《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环境管理技术规范 第12部分:化学纤维制造业》是安徽省发布的关于化学纤维制造业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的重要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几个核心术语,如“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等。这些定义为后续的具体要求提供了基础,确保了执行过程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污染源识别与评估
在污染源识别方面,标准强调了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全面排查,包括但不限于原料储存、运输、生产过程以及产品包装等环节。企业需要建立详细的VOCs排放清单,并定期更新以反映最新的工艺变化和技术改进情况。
对于评估方法,推荐使用物料衡算法、排放因子法或监测法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定量分析。同时指出,在实际操作中应优先采用在线监测系统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支持决策制定。
控制措施
# 原辅材料替代
鼓励使用低挥发性的原辅材料代替传统高挥发性的物质。例如,在聚酯纤维制造过程中可选择低粘度树脂作为替代品;而在氨纶纤维生产时,则可以考虑采用非卤化溶剂。
# 工艺优化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流程来减少VOCs排放量。比如引入先进的纺丝技术和干燥装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降低废气产生量;此外还提倡循环利用废气回收热量用于其他工序加热需求。
# 设备密封性检测
要求定期检查生产设备是否存在泄漏点,并及时修复破损部件防止污染物外泄。特别是在涉及有机溶剂使用的区域,必须保持良好密闭状态,避免无组织排放现象发生。
# 废气收集与处理
规定了高效可靠的废气收集系统的设计原则及实施指南。建议采用负压抽吸方式将产生的有害气体集中起来后送入专业净化设施进行处理后再排放至大气环境中。净化技术主要包括吸附法、吸收法、催化氧化法等多种形式,具体选用需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量成本效益比等因素决定。
监测与记录保存
最后,本部分还特别强调了全过程监控的重要性。不仅要在前端做好预防工作,在末端也要加强监督力度。为此,企业应当配置必要的在线监测仪器仪表,并且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妥善保管相关数据资料至少五年以上以便日后查阅审计之用。
综上所述,《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环境管理技术规范 第12部分:化学纤维制造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框架指导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化学纤维制造业中的VOCs污染问题。希望各家企业能够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共同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