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平菇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设施、菌种选择与管理、培养料配方与处理、接种与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产后处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平菇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yster Mushroom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平菇生产技术规程DB34/T 4216-2022对规范平菇栽培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在品种选择上,要求选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优质高产的品种。这主要是因为平菇栽培周期短,选用优良品种可以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增强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
关于培养料配制,规定木屑应选用阔叶树木屑,且需经充分腐熟处理。这是因为未腐熟的木屑会释放有害物质影响菌丝生长,而阔叶树种能提供更丰富的营养成分。
栽培环境方面,要求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之间,温度控制在15-25℃范围内。适宜的温湿度条件能够促进菌丝健康生长,避免病害发生。
采收环节强调当菌盖展开至三分之二时及时采摘。这样既能保证平菇口感最佳,又能防止过熟导致品质下降。
此外,规程还特别提到要定期检查并清理栽培场所内的杂菌污染源,保持环境卫生。这是为了减少病虫害风险,确保整个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这些要点都是保障平菇生产质量与效率的关键所在,值得从业者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