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养老机构智慧监护系统的总体要求、系统架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安全要求以及运行维护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养老机构智慧监护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Guidelines for Smart Supervision Systems in Elderly Care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194-2022《养老机构智慧监护系统建设指南》是一项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养老机构智慧监护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5.1 总体要求
该条款强调了系统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性框架。包括但不限于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可扩展性。这意味着在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数据保护措施,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不被泄露,并且系统能够随着需求的增长而平稳升级。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容错能力,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仍能正常运作。
5.2 功能要求
这部分具体描述了智慧监护系统应当具备的基本功能模块。例如健康监测功能要求能够实时采集老年人的生命体征数据并及时预警异常状况;定位追踪功能则需准确记录老人的位置信息以便于紧急情况下快速响应等。每个功能的具体实现方式都需符合相关技术标准,以保证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6.1 数据采集与存储
本节重点在于如何有效收集和保存数据。首先指出数据来源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但不限于传感器设备、移动应用程序等。对于采集到的数据,需要按照统一格式进行整理归档,并采取加密手段防止未经授权访问。此外,还需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以防丢失重要资料。
6.2 通信协议
明确了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以及外部接口之间的通信规则。采用标准化的通信协议有助于提高不同品牌或型号设备间的兼容性,从而构建起更加开放灵活的整体架构。这不仅有利于促进资源共享,也能降低维护成本。
7.1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整个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涵盖了物理层面如服务器机房的安全防护措施;逻辑层面比如身份认证机制、权限控制策略等。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真正保障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以上只是对该标准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分析,实际上还有更多细节值得深入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为从事这一领域工作的同仁们提供一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