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皖江黄鸡商品代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场地选择、饲料与营养、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及日常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皖江黄鸡商品代的规模化饲养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aising Management of Wanjian Yellow Chicken Commercial Gene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210-2022《皖江黄鸡商品代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是由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皖江黄鸡商品代的饲养管理工作,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皖江黄鸡”这一特定品种的概念及其商品代的定义。皖江黄鸡是一种适应性强、肉质鲜美的地方优良鸡种,其商品代是指用于商业生产的后代鸡只。明确这些基础概念有助于养殖者正确理解标准要求,确保生产活动符合科学规范。
二、场址选择与设施配置
1. 场址选择:标准强调了场址应远离工业污染源及主要交通干道至少500米以上,并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和适宜的小气候环境。这不仅有利于保障鸡群健康,还能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2. 设施配置:要求鸡舍设计合理,通风良好,光照充足。同时需配备完善的供水系统、供电系统以及粪污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以满足日常管理和环保需求。
三、饲养管理
1. 饲料与饮水:规定了饲料原料的选择原则(如选用优质玉米、豆粕等),并建议采用全价配合饲料。此外,还特别提到要保证清洁卫生的饮水供应,定期清洗水槽,防止细菌滋生。
2. 温度控制: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设定适宜的环境温度范围。例如雏鸡期保持在32℃左右,随着日龄增长逐步降低至常温状态。通过精确调控温度可以有效促进鸡只健康成长。
3. 密度控制:根据不同批次鸡群数量合理安排饲养密度,避免因过度拥挤导致争斗现象发生或影响个体发育。
四、疫病防控
1. 免疫接种计划:制定了详细的免疫程序表,包括新城疫、禽流感等多种常见疾病的疫苗注射时间点及剂量要求。
2. 消毒措施:提倡采用物理方法(如紫外线灯照射)与化学试剂相结合的方式对鸡舍内外进行全面彻底地消毒处理。
3. 药物使用规范: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兽药残留限量的规定,在治疗疾病时优先考虑使用高效低毒的新型抗生素,并做好用药记录以便追溯检查。
五、屠宰加工环节
对于即将进入市场的商品鸡,在宰杀前需要经过严格的检疫检验程序,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屠宰加工操作。整个过程必须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确保最终产品安全可靠。
总之,《DB34/T 4210-2022 皖江黄鸡商品代饲养管理技术规程》为皖江黄鸡的商品化生产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方案。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条款内容,不仅可以提升养殖效益,而且能够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当地特色农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