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设施、服务人员、服务流程、服务质量与评价、安全与应急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服务管理。
Title:Urban Rail Transit Operation Service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U46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601—202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规范》是天津市发布的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从乘客服务、安全与应急、设备设施维护等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服务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提升服务质量,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和便捷。
以下是对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乘客服务
1. 信息服务
- 标准规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这意味着车站内外应当设置清晰可见的导向标识,包括但不限于线路图、换乘信息、出口指引等。此外,在列车运行延误超过15分钟时,应及时通过广播、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向乘客通报原因及预计延误时间,并提供绕行建议。
-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残疾人等,还应配备专门的服务人员或志愿者协助其进站、候车直至乘车完毕。
2. 购票与检票
- 运营单位需确保自动售票机、人工售票窗口等各类售票渠道畅通无阻,且在高峰时段增加临时售票点以减少排队等候时间。
- 自动检票闸机应保持正常工作状态,当出现故障时须立即修复并在显眼位置张贴告示说明情况。
二、安全与应急
1. 安全检查
- 在车站入口处设置必要的安检设施,对所有进入车站区域的人员及其携带物品进行安全检查,防止危险品被带入车厢内。
-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反恐防暴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应急预案
-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培训和模拟演习活动。一旦发生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能够迅速启动相应措施疏散乘客至安全地带。
- 应急物资储备充足,包括但不限于急救箱、灭火器、逃生绳索等。
三、设备设施维护
1. 日常保养
- 车辆、轨道、信号系统等关键设备必须按照既定周期进行检修保养,确保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 针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避免因小失大导致更大范围的影响。
2. 维修响应速度
- 当接到报修请求后,专业维修团队应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展开抢修作业。
- 如果短时间内无法恢复正常使用功能,则需要提前告知受影响的乘客,并采取替代方案保证基本通行需求。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规范》不仅涵盖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而且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为乘客创造更加舒适便捷的乘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