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北省汛期短时强降水的定义、分级指标及应用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短时强降水的监测、预警和评估工作。
Title:Flood Season Short-term Heavy Rainfall Indicators in Hebe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730—2022《汛期短时强降水监测评估技术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短时强降水监测与评估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汛期短时强降水监测、预警及评估的方法和技术要求,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内短时强降水的监测和灾害风险评估工作。这一范围明确了标准适用的地理区域和业务领域,为后续具体条款提供了实施背景。
短时强降水定义
标准中对短时强降水进行了明确界定:在1小时或3小时内降水量达到20毫米及以上。这样的定义有助于统一观测标准,便于各级气象部门开展一致性的监测工作。
监测站点布设
根据标准要求,短时强降水监测站点应覆盖全区主要城市、人口密集区以及易发生地质灾害的重点区域。同时,强调了高密度自动站网建设的重要性,以提高空间分辨率,确保能够捕捉到局地性强降水过程。
数据采集与传输
数据采集需遵循实时性原则,所有观测数据必须在10分钟内上传至省级数据中心。此外,还要求建立多源资料融合机制,综合利用雷达回波、卫星云图等多种手段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预警发布流程
当预测到可能发生短时强降水时,各级气象台站应及时启动预警程序。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分别对应不同强度的降水事件,并要求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对于已经发生的短时强降水事件,需要从致灾因子、承载体脆弱性和暴露度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特别注意分析其对交通、农业等重点行业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建议。
技术支持与培训
为了保障标准的有效执行,标准还提出了加强技术支持队伍建设的要求,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以上内容基于DB15/T 2730—2022的核心要点展开阐述,旨在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