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和荷”F犊牛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控制、饲料配制、卫生防疫、日常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和荷”F品种犊牛的饲养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alf Rearing and Management of \"Hehe\" F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和荷”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B15/T 2722—2022)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犊牛饲养管理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犊牛出生后的处理:标准要求犊牛出生后应立即清理口鼻及身体上的黏液,确保呼吸顺畅。这一步骤对于防止新生犊牛吸入性肺炎至关重要。同时,应在1小时内喂给初乳,以提供必要的免疫保护。
2. 饲料与饮水供应:标准指出,在犊牛断奶前,应逐步引入精料和优质牧草。初期精料应选择易于消化且富含蛋白质的产品,并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这样可以促进犊牛的生长发育,减少疾病发生率。
3. 环境控制:适宜的生活环境对犊牛健康成长同样重要。标准建议犊舍内温度保持在10-20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范围内。此外,还需定期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避免氨气浓度过高影响犊牛健康。
4. 健康管理:标准强调了预防为主的原则,包括定期驱虫、疫苗接种以及日常观察等措施。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5. 体重监测:为了评估饲养效果,标准规定需每周测量一次犊牛体重,并记录相关数据。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可以及时调整饲养方案,确保犊牛达到预期的成长目标。
6. 断奶期管理:断奶是一个关键时期,标准建议采用渐进式断奶法,即逐渐减少母乳喂养次数直至完全停止。在此期间,要密切注意犊牛的行为变化,确保其能够适应新的饮食结构。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中的几个核心方面,旨在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规定,从而提高犊牛养殖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