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津市春季造林适宜气象等级的划分依据、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春季造林活动的气象条件评估及相关规划工作。
Title:Spring Afforestation Suitable Meteorological Grade
中国标准分类号:B3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713—2022《春季造林适宜气象等级》是一项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为春季造林提供了科学依据,帮助造林工作者合理安排造林工作,提高造林成活率。以下将从标准中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明确了春季造林适宜气象等级的划分依据。根据气温、降水和土壤湿度等气象因子,将春季造林适宜气象等级分为三个级别:一级(最适宜)、二级(适宜)和三级(不适宜)。这一划分方法充分考虑了影响树木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因素,为造林活动提供了明确的气象指导。
其次,关于气温条件的具体要求。标准规定,日平均气温需稳定在5℃以上且连续三天,这是确保苗木根系恢复生长的基本温度条件。如果气温过低,则可能导致苗木受冻害或延迟生根,从而降低造林效果。因此,在选择造林时间时,必须关注气温变化趋势,确保达到上述温度要求后再开始造林作业。
再者,降水与土壤湿度也是决定造林成败的重要指标。标准指出,造林前一周内累计降水量不应少于10毫米,并且表层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80%之间。充足的水分供应可以促进苗木快速扎根定植,同时避免因过度湿润导致根部缺氧而腐烂。此外,在干旱地区还应注意采取保墒措施,如覆盖地膜或设置灌溉设施来维持适宜的土壤湿度环境。
另外,还需注意风速的影响。标准建议当风速超过5米/秒时应暂停造林施工,以免强风吹袭造成新栽植苗木倒伏甚至死亡。特别是在沙尘暴频发季节,更应该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信息,提前做好防护准备。
最后,强调了监测预警的重要性。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气象监测网络,及时发布相关预报信息,并指导基层单位按照标准执行各项操作流程。同时鼓励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提升预测精度和服务水平,以保障春季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春季造林适宜气象等级》标准从多方面规范了春季造林期间所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求,对于促进区域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