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猪智慧养殖中生物安全管理的数字化应用要求,包括生物安全体系构建、数据采集与监控、预警与应急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生物安全管理的生猪养殖场及相关机构。
Title:Digital Appl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telligent Pig Farming - Part 7: Biosafety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275.7-2022生猪智慧养殖数字化应用与管理 第7部分:生物安全》标准从多个维度对生猪养殖过程中的生物安全进行了规范,以下选取部分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明确要求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具体而言,养殖场需制定包括人员、物资、车辆进出管理在内的全面制度,并定期评估和更新。这一规定旨在通过制度化管理减少外界病原体进入场区的可能性,确保养殖环境的清洁与稳定。
在人员管理方面,标准指出所有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经过淋浴更衣消毒程序,且穿戴专用工作服。这一步骤可以有效防止人为因素带来的病原传播风险。同时,还强调了不同区域人员流动应严格控制,避免交叉污染。
对于物资管理,标准要求所有进场物资需经过清洗、消毒或熏蒸处理后方可使用。尤其是饲料、药品等易携带病原体的物品,必须在外包装去除后再行消毒。此外,明确规定禁止将未经批准的生活用品带入生产区,以杜绝潜在隐患。
车辆管理同样受到高度重视。标准提出所有运输工具在进入养殖场前必须彻底清洗并接受消毒处理,特别是轮胎部分要重点清理。车辆停放位置也需指定专门区域,并定期清扫和消毒地面。
另外,标准还特别关注废弃物处理环节。要求养殖场设置独立的废弃物暂存场所,各类废弃物分类存放,及时清运,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此举能够有效降低废弃物成为病原滋生地的风险。
最后,标准提倡采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水平。鼓励运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场内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等,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同时,建议利用大数据分析历史数据,预测可能发生的生物安全隐患,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综上所述,《DB50/T 1275.7-2022》标准通过对人员、物资、车辆及废弃物等多方面的严格管控,构建起一道坚实的生物安全防线,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猪养殖业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