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智能化的技术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智能化设计、建设与验收。
Title:Intelligent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for Power and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256-2022《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智能化技术规范》是由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旨在规范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智能化建设。以下将选取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系统架构要求
- 条文内容: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应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包括现场采集层、数据传输层和监控管理层。
- 解读:这一要求确保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现场采集层负责数据的实时采集,数据传输层保障信息的安全可靠传输,而监控管理层则提供集中管理和分析功能。这种架构有助于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管理便捷性。
2. 传感器与执行器性能
- 条文内容:传感器应具备高精度、快速响应的特点,执行器需保证动作准确且稳定。
- 解读:高质量的传感器和执行器是实现精确监控和有效控制的基础。高精度意味着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实际状况,快速响应则能够在异常情况下迅速采取措施,从而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3. 数据处理与存储
- 条文内容:系统应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并对历史数据进行长期存储。
- 解读: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及时分析和判断当前状态,为决策提供支持。同时,长期的数据存储有助于趋势分析和故障诊断,对于预防性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4. 网络安全
- 条文内容: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网络安全问题,实施必要的防护措施。
- 解读:随着信息化程度加深,网络安全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实施加密通信、身份认证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止非法入侵,保护系统及数据安全。
5. 用户界面友好性
- 条文内容:用户界面应当直观易用,便于操作人员理解和使用。
- 解读:良好的用户体验可以显著提升工作效率。一个友好的界面能够让操作者更快上手,减少培训成本,并在紧急情况下迅速作出反应。
以上是对DB50/T 1256-2022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遵循这些标准不仅能够确保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正常运作,还能促进其智能化水平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