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高山地区混播草地建植的技术要求,包括选址、草种选择、播种方法、田间管理和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中高山地区混播草地的建植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stablishment of Mixed Grassland in Mid-high Mountain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249-2022 高山地区混播草地建植技术规程》是重庆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高山地区混播草地的建植技术进行了规范。以下从几个关键点出发对标准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解读。
一、混播组合的选择
标准指出混播组合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以及牧草品种特性来确定。推荐的混播组合包括豆科与禾本科植物的搭配,如红三叶和多年生黑麦草的组合。这种组合可以提高草地的生产力和稳定性,豆科植物能够固氮改善土壤肥力,而禾本科植物则能提供较高的产草量。
二、整地与施肥
在整地过程中要求清除杂草并深耕细耙,确保土壤疏松平整。施肥方面建议施用有机肥作为基肥,并结合实际情况追加适量化肥。标准特别强调了磷钾肥的重要性,认为这有助于促进根系发育和增强抗逆性。
三、播种技术
播种时间通常选择春季或秋季,这两个季节有利于种子发芽生长。播种方式可以采用撒播或者条播,其中条播更有利于后期管理。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1-2厘米之间,过深会影响出苗率。
四、田间管理
建植后的第一年内需要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新建立的草地来说,及时修剪过高部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冠层结构。同时还要注意防止人为践踏和牲畜过度啃食造成破坏。
五、评估与验收
当草地达到设计要求后,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组织验收。验收内容主要包括覆盖率、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等指标。只有当所有指标均符合要求时才能认定为合格工程。
以上是对《DB50/T 1249-2022 高山地区混播草地建植技术规程》中部分重点条款所做的简要分析。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