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灰(渣)作为路基填筑材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施工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循环流化床锅炉灰(渣)为原料的公路工程路基填筑及相关工程建设。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Ash (Slag) as Embankment Filling Material
中国标准分类号:P4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484—2022《路基填筑材料循环流化床锅炉灰(渣)应用技术要求》是一项专门针对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灰(渣)作为路基填筑材料的技术规范。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内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灰(渣)作为路基填筑材料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检验工作。这意味着在山西地区,如果工程需要使用此类材料,必须遵循本标准。
2. 材料基本性能要求
- 颗粒级配:灰(渣)的颗粒组成应符合一定的粒径分布要求,以确保压实后的稳定性。
- 含水量:规定了灰(渣)的最大允许含水量,防止因水分过多导致路基强度下降。
- 密度:要求灰(渣)具有适当的干密度,以满足承载力需求。
3. 环境保护与安全
- 重金属含量控制:对灰(渣)中可能存在的重金属元素进行了限制,避免环境污染。
- 放射性物质检测:明确了灰(渣)的放射性水平需符合国家标准,保障施工人员健康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4. 施工工艺
- 拌合均匀性:强调灰(渣)与其他骨料混合时要保证均匀性,以提高整体路基的质量。
- 压实度控制:规定了不同层次灰(渣)填筑层的最小压实度标准,确保路基结构稳定。
- 分层铺设厚度:建议每层铺设厚度不宜超过30cm,并且要充分碾压。
5. 检验与验收
- 取样频率:明确指出每500m³或每层填筑完成后需取样检测一次。
- 试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灰(渣)的基本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分析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
- 合格判定:只有当所有检验指标均达到标准规定值时才能认定为合格。
以上内容是对DB14/T 2484—2022中部分内容的重点概括与深入解析。这项标准对于促进循环流化床锅炉灰(渣)资源化利用、提升道路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的特点灵活运用这些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