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川西北高寒沙地生态毯沙障设置的技术要求、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及维护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川西北高寒沙地地区生态毯沙障的设置与应用,以及其他类似生态恢复和防沙治沙工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tting up Ecological Blanket Sand Barriers in Northwest Sichuan Cold Desert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川西北高寒沙地生态毯沙障设置技术规程》(DB51/T 2924-2022)是一项专门针对川西北高寒地区沙化土地治理的技术规范。该规程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生态毯沙障的材料选择、施工方法以及后期维护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以下将重点解读其中的关键内容。
首先,在材料选择上,规程强调了生态毯应由耐候性强、抗拉伸性能好的合成纤维制成,并且要求其单位面积质量不得低于300克每平方米。此外,为了确保生态毯能够有效固定沙土,还规定了编织密度和孔径大小的具体指标,即编织密度不低于200根/10厘米,孔径不大于5毫米。这些参数的选择不仅考虑到了材料本身的物理特性,也充分结合了高寒地区的气候条件。
其次,关于沙障的设置方式,规程指出应当采用梯形结构,顶宽控制在80至100厘米之间,底宽则为120至160厘米,高度保持在40至60厘米范围内。这样的设计既有利于减少风速,又能保证足够的稳定性。同时,对于坡度较大的区域,建议每隔一定距离增设一道横向支撑,以增强整体强度。
再者,在施工过程中,规程特别提到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放线定位,并确保每道工序都符合质量标准。例如,铺设生态毯时需将其拉紧并压实,避免出现褶皱或松动现象;回填土壤后必须分层夯实,直至达到规定的密实度为止。另外,为了防止雨水冲刷造成破坏,还需设置适当的排水设施。
最后,在后期维护方面,规程要求定期检查沙障的状态,一旦发现有损坏应及时修复。特别是在每年春季融雪期前后,更需要加强巡查力度,及时清除积雪,防止因积雪过厚而压垮沙障。同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补充植被覆盖,促进自然恢复进程。
综上所述,《川西北高寒沙地生态毯沙障设置技术规程》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实施,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它不仅体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经验相结合的理念,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沙漠化防治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