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麦后复播油葵的种植技术要求,包括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的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麦后复播油葵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nflower Planting after Wheat Harves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7T391-2022《麦后复播油葵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发布的关于麦后复播油葵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详细解读。
一、播种时间
标准规定,麦后复播油葵的适宜播种时间为小麦收获后的7至10天内完成。这一时间段既能充分利用麦田的残余养分,又能确保油葵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生长周期。过早播种可能导致高温影响出苗,过晚则会影响产量和质量。
二、品种选择
标准要求选用生育期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油葵品种。例如,建议使用生育期不超过85天的品种,这样可以保证在霜冻来临前完成成熟。同时,品种应具有较强的耐旱、耐盐碱能力,以适应麦后复播环境。
三、整地与施肥
整地时需做到深耕细耙,保持土壤疏松且无大块土坷垃。基肥施用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氮磷钾化肥。具体而言,每公顷可施用腐熟农家肥30吨,尿素150公斤,过磷酸钙300公斤,氯化钾75公斤。这样做可以为油葵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
四、播种密度
推荐的播种密度为每公顷6万株左右。行距设定在40至50厘米之间,株距控制在20至25厘米。这样的密度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保证植株间通风透光,促进健康生长。
五、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包括水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两个方面。水分管理上,要根据天气情况适时灌溉,特别是在开花期和灌浆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病虫害防治上,要采取农业措施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以上是对DB1307T391-2022《麦后复播油葵技术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解读。这些内容对于指导实际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能够帮助种植者提高油葵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