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环保
  • DB23T 3312—2022 水质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监测技术规范

    DB23T 3312—2022 水质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监测技术规范
    水质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监测技术
    18 浏览2025-06-03 更新pdf0.28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质中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的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及污水中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的监测。
    Title: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otal Coliforms, Fecal Coliforms and Total Bacteria Count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45

  • 封面预览

    DB23T 3312—2022 水质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监测技术规范
  • 拓展解读

    DB23/T 3312—2022《水质 总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监测技术规范》是一项黑龙江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水中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工作。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5.1 样品采集

    样品应在清洁容器中采集,采样瓶需经过灭菌处理。采样前应先用待测水样冲洗采样瓶至少三次。采样时避免手指直接接触瓶口及内壁,采集后的样品应在4℃条件下保存并在24小时内完成检验。

    5.2 样品运输与保存

    运输过程中要防止剧烈震动,避免阳光直射。如不能及时检测,可将样品置于0-4℃冷藏箱内保存,但不得超过24小时。若需长期保存,应加入保护剂并控制在-70℃以下冷冻。

    6.2 总大肠菌群测定方法

    采用多管发酵法。取1mL水样接种于9ml灭菌生理盐水中制备1:10稀释液。依次稀释至1:100、1:1000等系列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乳糖蛋白胨培养液,36±1℃培养48±2h后观察结果。

    7.2 粪大肠菌群测定方法

    同样使用多管发酵法。取1mL水样接种于9ml灭菌生理盐水中制备1:10稀释液。按照总大肠菌群测定相同步骤操作,在36±1℃培养24±2h后,挑取典型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鉴定,确认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后再进行确认试验。

    8.2 细菌总数测定方法

    采用倾注平板计数法。取1mL水样注入无菌平皿中,加入已融化并冷却至46℃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约15mL,混匀后凝固。36±1℃培养48±2h后计数菌落数。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DB5305T 76-2022 芒果林下套种株芽魔芋栽培技术规程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