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处作业风险辨识与防范的基本原则、风险辨识方法、风险评估流程及防范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各类涉及高处作业的企业和单位在作业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和安全控制。
Title:Guidelines for High-Place Operation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Preven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J8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285—2022高处作业风险辨识与防范导则》是一项黑龙江省地方标准,为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选取了其中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析:
1.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明确了“高处作业”的概念,即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作业。这一定义明确了高处作业的范围,帮助识别哪些工作属于高处作业范畴。
2. 风险辨识方法:标准中提到的风险辨识应包括但不限于作业环境、设备设施状况以及人员技能水平等因素。例如,在进行脚手架搭建前,需全面评估天气条件、脚手架材料质量及操作工人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确保无遗漏地识别潜在风险。
3. 防护措施要求:对于临边防护栏杆设置提出了具体要求,如高度不得低于1.2米,并且要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任何方向上的外力冲击。此外还强调了安全网安装时要紧密贴合建筑物表面,不留空隙,防止物体坠落伤人。
4. 应急准备与响应:明确规定了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现场负责人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行动的同时保护好事故现场以便后续调查分析。同时要求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全体员工面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培训教育制度:强调所有参与高处作业的人员都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培训内容涵盖法律法规知识、专业技术技能以及实际案例分享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详细解读可以看出,《DB23/T 3285—2022》不仅从理论层面规范了高处作业安全管理流程,而且结合实践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有效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劳动者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