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南鹅北引中型商品鹅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场地选择、鹅舍建设、饲料与喂养、疫病防控及日常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南鹅北引中型商品鹅的饲养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aising Medium-sized Commercial Geese in Northern Regions by Introducing Southern Gee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240—2022南鹅北引中型商品鹅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黑龙江地区引进南方鹅种进行规模化养殖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引种
标准明确指出,应选用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中型商品鹅品种。在引种过程中,需确保种源健康无疫病,并经过至少两代以上的驯化适应北方气候条件。
二、场址选择与设施建设
要求养殖场选址远离居民区及污染源,地势较高且排水良好。圈舍设计要符合保温隔热性能,冬季需配备供暖设施以保证温度适宜。同时强调通风系统的重要性,避免湿度过高导致疾病发生。
三、饲养密度控制
根据标准规定,在不同生长阶段应合理调整饲养密度。例如雏鹅阶段每平方米不得超过15只,育肥期则减少至8-10只为宜。这样既能满足鹅群活动需求,又可防止因过度拥挤引发争斗或疾病传播。
四、饲料配比与营养供给
本标准特别强调全价配合饲料的应用,确保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均衡。特别是在快速生长期(4-12周),需增加优质蛋白比例,促进骨骼发育和肌肉积累。此外还提到青绿饲料补充的重要性,每周至少提供一次新鲜蔬菜叶类作为辅助食源。
五、疫病防控措施
建立完善的免疫程序是保障养殖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标准建议按照当地兽医部门指导完成基础疫苗接种工作,并定期监测抗体水平。同时要求做好日常卫生消毒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饮水器、食槽清洗以及粪便清理等操作。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隔离治疗,并上报有关部门备案。
六、屠宰加工指导
对于达到上市体重的商品鹅,在宰前停饲12小时后方可实施屠宰作业。整个过程须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从放血到分割包装全程保持清洁环境。成品肉品还需经过严格检验合格后才能投放市场销售。
以上内容只是对部分核心条款进行了概述性解析,实际执行时还需要结合具体生产实践灵活调整方案。希望本文能够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标准,从而提高养殖效益并保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