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连续玉米秸秆全量还田与耕整地的技术要求、作业流程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区的秸秆全量还田及耕整地作业。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tinuous Full Straw Return and Cultivation of Corn Stalk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2T 020-2022《连续玉米秸秆全量还田与耕整地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玉米秸秆还田及耕整地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了其中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采用连续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模式的耕整地作业。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和主要对象,确保了技术措施在特定地理环境下的适用性。
2. 术语和定义:
- 连续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指在不清理田间残留物的情况下,将上一季作物的全部秸秆直接覆盖或混入土壤中作为肥料的一种耕作方式。
- 耕整地:包括翻耕、旋耕等操作,目的是改善土壤结构,为下一轮种植创造良好条件。
3. 作业前准备:
- 在实施秸秆还田之前,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与调试,保证其正常运行。
-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及土壤类型选择合适的作业时间,通常建议在秋季收获后立即进行。
4. 作业要求:
- 秸秆覆盖厚度应控制在5-10厘米之间,过厚会影响种子发芽率。
- 翻耕深度一般为20-25厘米,确保大部分秸秆能够被埋入土层中。
- 使用拖拉机牵引旋耕机时,行距设置不宜过大,以避免漏耕现象发生。
5. 质量检验:完成耕整地工作后,需按照规定方法检测作业效果,如观察土壤松紧度、测定有机质含量变化等指标,以此来评估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6. 环境保护:强调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减少环境污染,比如合理安排喷洒除草剂的时间节点,防止药液随雨水流失进入水体造成危害。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连续玉米秸秆全量还田与耕整地技术规程》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还特别关注到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