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刺榆生物围栏营建的术语和定义、选址原则、整地、苗木选择与处理、栽植技术、抚育管理及验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利用刺榆进行生物围栏营建的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Zizyphus Bio-fe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刺榆生物围栏营建技术规程》(DB21/T 3612-2022)是辽宁省发布的关于刺榆生物围栏建设的技术标准。该标准从刺榆的选择、种植到后期管理都做了详细规定,下面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解读。
首先,在刺榆的选择上,标准要求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或两年生苗木。具体来说,苗高应在80厘米以上,地径不低于1厘米,并且根系发达完整。这确保了刺榆具有良好的存活率和适应性。
其次,关于种植密度的规定也非常重要。标准建议的株行距为1米×1米,每公顷种植数量控制在1万株左右。这样的密度既能保证生物围栏的防护效果,又不会因过于密集导致资源浪费。同时,强调了在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深翻整平处理,以利于刺榆根系的发育。
再者,关于后期管理部分,标准特别指出每年至少进行两次除草作业,保持围栏区域内的清洁。此外还提到,为了促进刺榆生长,每年春季应施加适量有机肥,施肥量视具体情况而定,但不宜过多以免烧苗。灌溉方面则提倡采用滴灌方式,既节约水资源又能有效提高水分利用率。
最后,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标准提倡预防为主的原则。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及时采取物理、化学或者生物方法进行综合治理,避免使用高毒性和残留期长的农药,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这些条文构成了刺榆生物围栏营建工作的基础框架,对于指导实际操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可以有效地提升刺榆生物围栏的质量与效益,实现生态保护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