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紫叶稠李组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外植体选择与消毒、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紫叶稠李的组培快繁及苗木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issue Culture of Prunus serotina 'Purpur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610-2022紫叶稠李组培技术规程》是由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紫叶稠李的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是对部分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范围
标准适用于以紫叶稠李为材料的组织培养生产。明确了本标准的应用范围,确保了其指导性和适用性。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列出了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植物组织培养基通用技术条件》等。这些引用文件为紫叶稠李组培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术语和定义
标准给出了“外植体”、“继代培养”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例如,“外植体”是指从植物体上切取下来用于组织培养的材料,这有助于统一行业内术语使用,避免歧义。
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
标准要求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本,采集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为外植体。外植体需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包括75%酒精浸泡30秒,再用0.1%升汞溶液消毒8-10分钟,并用无菌水冲洗多次。这一过程可以有效防止污染,提高成活率。
培养基配制
标准推荐使用MS基本培养基,根据不同阶段添加适量的蔗糖、琼脂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例如,在初代培养时,通常加入6-BA 1.0mg/L和NAA 0.2mg/L促进芽的分化;而在生根培养阶段,则降低6-BA浓度至0.5mg/L并增加IBA浓度至1.0mg/L以利于根系发育。合理的培养基配方是成功组培的关键因素之一。
温度与光照控制
标准规定培养室温度应保持在23±2℃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70%-80%,并且需要提供12小时/天的散射光照射。适宜的环境条件能够促进细胞分裂与生长,缩短培养周期。
继代培养
当芽长至2-3厘米时即可进行第一次继代,之后每隔20-25天继代一次。每次继代时要挑选健壮的芽苗转移至新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通过定期继代可以扩大繁殖系数,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
生根与移栽
当幼苗根系长度达到3-4厘米时可转入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待根系发达后选择阴雨天气将小苗移植到育苗圃地内覆土压实浇水。移栽前还需适当炼苗适应外界环境变化。
以上内容只是对《DB21/T 3610-2022紫叶稠李组培技术规程》部分内容做了简要概述与深度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