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化学储能电站智能诊断技术的基本要求、诊断内容、诊断方法及系统架构等。本文件适用于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运行维护和智能化管理。
Title:Guideline for Intelligent Diagnosis Technology of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Power St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EPPC 24-2024《电化学储能电站智能诊断技术导则》中,相较于2019版标准,最显著的更新之一是引入了“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模型”这一核心内容。本文将以“新旧版本标准在智能诊断模型应用上的差异”为主题,深入解读该条文的背景、变化及其实际应用方法。
2019版标准主要强调的是传统设备状态监测与人工分析,如通过传感器采集电池电压、温度等参数,并依赖运维人员的经验进行判断。然而,随着电化学储能系统规模的扩大和运行复杂性的提升,传统的被动式监测方式已难以满足对故障快速识别和精准定位的需求。
TCEPPC 24-2024在第5.3节明确指出:“应建立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诊断模型,利用历史运行数据、故障样本和实时监测信息,实现对储能系统关键部件的异常检测与故障分类。”这一条文标志着标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重大转变。
在实际应用中,该条文要求储能电站建设方和运维单位需具备以下能力:
一是构建高质量的数据集。包括但不限于电池组的充放电曲线、温度变化趋势、电压波动记录以及历史故障事件等。这些数据需经过清洗、标准化处理后,用于训练和验证诊断模型。
二是选择合适的算法模型。根据储能系统的特性,可采用监督学习(如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或无监督学习(如聚类分析)方法进行故障识别。对于复杂场景,深度学习模型(如LSTM、CNN)也被推荐用于处理时序数据和非线性关系。
三是建立动态更新机制。由于储能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表现可能发生变化,因此诊断模型需要定期使用最新运行数据进行再训练,以保持其准确性和适应性。
四是实现模型部署与集成。智能诊断模型应嵌入到储能系统的监控平台中,实现自动化预警和辅助决策,减少人为干预,提高响应速度。
综上所述,TCEPPC 24-2024在智能诊断模型方面的更新,不仅提升了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运维水平,也为行业提供了更科学、高效的故障管理路径。各相关单位应结合自身情况,逐步推进数据体系建设和算法模型落地,真正实现智能诊断技术的价值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