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微库仑氯含量分析仪测定样品中总氯含量的术语和定义、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样品处理、分析步骤、结果计算、精密度及试验报告。本文件适用于石油产品及其相关样品中总氯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1 mg/kg~5000 mg/kg。
Title:Test Method for Total Chlorine Content by Microcoulomb Chlorine Analyzer
中国标准分类号:CC 23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306-2022是湖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微库仑氯含量分析仪测试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微库仑法:利用电化学原理测定样品中氯含量的方法。
2. 标准溶液:已知浓度的溶液,用于仪器校准。
二、技术要求
1. 灵敏度:仪器应能检测到最低浓度为0.1 mg/L的氯离子。
2. 准确度: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应在±5%以内。
3. 精密度:重复性条件下多次测量结果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3%。
三、试验条件
1. 温度:室温保持在20℃±5℃范围内。
2. 湿度:相对湿度控制在45%-75%之间。
3. 电源电压:220V±10%,频率50Hz±1Hz。
四、样品制备
1. 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并经过充分混合均匀。
2. 固体样品需粉碎并通过200目筛网。
3. 液体样品需摇匀后取样。
五、操作步骤
1. 将适量样品加入电解池中。
2. 开启仪器预热至少30分钟。
3. 调整仪器参数至最佳状态。
4. 进行空白试验,记录基线电流。
5. 进行标定试验,绘制工作曲线。
6. 测定样品溶液,记录响应信号。
7. 计算氯含量,报告结果。
六、结果计算
1. 按公式C=(I-Io)/K计算氯含量,其中C为氯含量(mg/L),I为样品响应电流(nA),Io为空白响应电流(nA),K为仪器灵敏度(nA/mg·L^-1)。
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七、注意事项
1. 定期清洗电解池电极。
2. 更换电解液时需注意安全。
3. 长时间不使用时应断电保存。
以上内容涵盖了DB43/T 2306-2022标准中的核心要点,对于正确使用微库仑氯含量分析仪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