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稻虾菇综合种养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田间工程、种养技术、病害防治及收获与储运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稻虾菇综合种养生产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ed Rice-Shrimp-Mushroom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稻虾菇综合种养技术规程(DB43/T 2322-2022)是一项湖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稻虾菇综合种养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规划
标准中明确指出,种养区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且无污染的区域。具体而言,稻田周边需设置防逃设施,确保小龙虾不会逃脱。同时,种植蘑菇的场所应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和适宜的湿度环境,这有助于提高蘑菇的产量和质量。
二、稻田改造
根据标准要求,稻田改造时需要构建合理的沟渠系统,包括环形沟和“井”字型田间沟。环形沟宽度一般为1.5米至2米,深度约为1米,用于养殖小龙虾。而“井”字型田间沟则主要用于水稻种植期间的灌溉和排水。此外,还应在稻田中央留出一定面积作为晒坪,便于小龙虾的捕捞及晾晒稻谷。
三、品种选择
在品种选择上,标准建议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质稻种,并结合市场需求确定小龙虾和蘑菇的具体品种。例如,对于小龙虾可选择克氏原螯虾等适应性强的种类;而对于蘑菇,则推荐使用双孢菇或金针菇等高经济价值品种。
四、种养管理
在种养管理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首先,在水稻插秧前要完成稻田的整地工作,确保土壤松软平整;其次,在放养小龙虾时,要控制好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影响生长发育;再次,在蘑菇栽培阶段,要注意调节温湿度,适时喷水保湿,并定期清理杂菌以防感染。
五、病虫害防治
针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问题,标准强调采取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比如,可以通过投放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数量,同时合理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处理突发性病害。另外,还提倡采用物理方法如灯光诱杀等方式减少害虫侵害。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稻虾菇综合种养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选址到收获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特别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力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