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质钻探安全施工的基本要求、技术措施、管理流程及应急处置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从事地质钻探作业的单位和个人,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
Title:Safety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for Geological Drill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6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质钻探安全施工规范》(DB37/T 1811—2022)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保障地质钻探作业中的人员、设备及环境的安全。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钻探前准备阶段
根据第4.1条,钻探作业前必须进行全面的现场勘查和风险评估。这包括但不限于地形地貌、地下管线分布、气象条件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高压线、燃气管道等危险设施的距离测量,确保钻机与这些设施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此外,还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对所有参与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二、设备安装与调试
第5.2条规定,在安装钻探设备时,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操作,且需检查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可靠。对于大型设备,如钻塔、提升系统等,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组装,并进行空载试运行,确认无误后方可投入使用。同时,还要定期维护保养设备,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防止因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三、钻进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按照第6.3条的要求,在钻进过程中要密切监控孔内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作业。比如出现卡钻现象时,切勿强行加压,而应该采取适当的解卡措施;当遇到涌水或漏失等情况,则需要调整泥浆配比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手段来控制孔壁稳定。另外,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护目镜等,并且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四、废弃物处理
第7.4条强调了对钻探废弃物的管理。所有产生的废液、废渣都应当集中收集并妥善处置,避免污染周边环境。可以采用专门容器盛装液体废物,并将其送至具备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理;固体废弃物则要运送到指定地点堆放,必要时还需采取防渗漏措施。这样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也有利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五、应急响应机制
最后,在第8章中明确了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体系的重要性。企业应当预先制定应急预案,涵盖火灾、触电、中毒等多种可能发生的紧急状况,并组织员工开展演练活动以提高应对能力。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启动预案,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以上是对该标准部分内容的重点解析,希望有助于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