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捐赠用纺织品回收的基本要求、回收流程、分拣处理、消毒清洗、存储运输及再利用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捐赠用纺织品的回收、处理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cycling of Donation Texti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1/T 30-2022 捐赠用纺织品回收技术规范》是河南省发布的关于捐赠纺织品回收的技术指导文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捐赠用纺织品的回收处理全过程,包括收集、分类、清洗、消毒、分拣、包装和储存等环节。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对象和覆盖范围,确保了所有从事捐赠纺织品回收工作的单位和个人都能按照统一的标准执行。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捐赠用纺织品”、“回收”、“清洗”、“消毒”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捐赠用纺织品”是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通过社会捐助渠道获得并用于慈善目的的纺织品。准确的术语定义有助于避免因理解偏差导致的操作失误。
三、基本要求
1. 收集:捐赠纺织品应由具有资质的机构或组织负责收集,确保来源合法合规。
2. 分类:根据材质、颜色、用途等因素将纺织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以便后续处理。
3. 清洗:采用适当的清洗方法和技术手段,有效去除污渍和异味,保证纺织品清洁卫生。
4. 消毒: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对清洗后的纺织品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病菌传播。
5. 分拣:依据质量状况和使用价值对消毒后的纺织品进行细致分拣,为不同用途提供合适的材料。
6. 包装:采用适宜的包装方式,保护纺织品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便于运输和储存。
7. 储存:选择干燥通风的环境存放纺织品,避免受潮发霉等问题发生。
四、回收流程管理
标准详细规定了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比如在收集阶段需要建立完善的登记制度,在清洗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在消毒环节则需记录每次处理的数据信息。这些具体措施能够帮助从业者规范作业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五、质量控制
强调在整个回收链条中必须实施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从源头到终端都要做到全程可追溯。同时要求相关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六、环境保护
考虑到废旧纺织品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技术规范》特别提出了一系列环保建议,如优先选用节能环保型设备设施,减少能源消耗与废弃物排放;合理安排物流路线,降低运输过程中的碳足迹;鼓励采用循环再利用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价值。
总之,《DB4101/T 30-2022 捐赠用纺织品回收技术规范》为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行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发展方向,对于促进循环经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