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污染场地原位热处理耦合化学修复技术的基本要求、修复流程、设计与实施、监测与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原位热处理耦合化学修复技术对污染场地进行治理和修复的项目。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In-situ Thermal Treatment Coupled with Chemical 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Sites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污染场地修复是保障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的重要手段。《TSSSC 005-2024 污染场地原位热处理耦合化学修复技术指南》作为一项行业标准,对规范相关技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热处理温度控制”这一关键条文为例,探讨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方法。
根据新旧版标准对比,新版标准对热处理温度的设定提出了更为精确的要求。旧版标准仅规定了最高温度范围,而新版标准不仅细化了不同污染物种类对应的温度区间,还增加了最低温度限值,确保既能有效分解有害物质,又避免因过高温导致土壤结构破坏。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首先通过前期采样分析明确场地内污染物类型及浓度分布。随后按照新版标准推荐的温度区间设置设备参数。例如,对于挥发性有机物(VOCs),适宜的热处理温度一般为300℃至500℃之间;而对于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则需提高到400℃以上。同时,在运行过程中要配备实时监测系统,一旦发现温度偏离设定值应及时调整,确保整个过程稳定可控。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尽管提高了温度控制精度,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湿度、氧气含量等都会影响反应效率,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条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优化修复效果。总之,《TSSSC 005-2024》通过完善细节提升了标准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