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根结线虫病综合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及监测与评估。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水稻根结线虫病的综合防控工作。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Rice Root-knot Nematode Dis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1963-2020水稻根结线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湖南省内水稻种植过程中针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工作。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条文解读
# 条文1:土壤处理
标准要求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必要的处理,以减少根结线虫的初始种群密度。具体措施包括:
- 使用高温闷棚技术,通过覆盖地膜提高土壤温度至50℃以上,持续7天以上。
- 应用化学药剂如阿维菌素等,按照推荐剂量均匀撒施于田间并翻耕入土。
这一条文强调了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来降低病原体基数,为后续栽培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 条文2:品种选择
建议选用抗性较强的水稻品种,并且每年需更换不同类型的抗性品种,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导致病害加重。例如,“湘两优900”、“丰两优香1号”等被列为推荐使用的高抗性品种。
通过合理轮换种植抗病性强的作物品种,可以有效延缓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 条文3:水肥管理
加强水分调控,实行浅湿交替灌溉方式,保持田间适度湿润但不过度积水。施肥上注重平衡氮磷钾比例,适当增加有机肥料的比例,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其自身抵抗力。
科学合理的水肥管理不仅有助于改善作物健康状况,还能抑制病原物繁殖扩散。
# 条文4:生物防治
鼓励采用生物制剂进行辅助控制,比如利用淡紫拟青霉、厚垣孢子等微生物产品喷洒或拌种,这些有益微生物能够直接作用于根结线虫卵囊及幼虫,达到抑制效果。
生物防治方法绿色环保,符合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 条文5:监测预警系统建立
建立健全病害监测网络,定期采集样本检测根结线虫数量变化趋势,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此外,还应向农户普及相关知识,提高他们识别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通过构建完善的监测体系,可以及时掌握病情动态,为精准施策提供依据。
总结来说,《DB43/T 1963-2020》从多个角度出发,提供了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来应对水稻根结线虫病问题。各参与方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共同维护农业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