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菜薹根肿病综合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农业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及监测与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范围内红菜薹根肿病的综合防控。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lubroot of Red Chinese Cabbage (DB43T 1955-2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1955-2020红菜薹根肿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红菜薹根肿病的防治技术规范。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中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中明确指出,根肿病是由根肿菌属真菌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标准强调了病原菌的生活史与侵染途径,即通过土壤传播并在适宜条件下侵染植物根部,导致组织腐烂、植株生长受阻等严重后果。
其次,在“预防措施”章节中,标准提出了多项关键性建议。例如,合理轮作制度被列为首要任务。根据标准要求,红菜薹种植应避免连续多年在同一地块上种植,并且推荐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至少间隔两年以上轮作。此外,还提倡使用抗病品种作为预防手段之一。具体来说,应选择经过审定并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抗病或耐病品种,这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发病率,还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再者,“田间管理”部分详细规定了具体的栽培管理措施。其中包括适时播种、控制种植密度以及加强肥水管理等内容。特别是关于施肥方面,标准特别提到要增施有机肥料以改良土壤结构,同时注意氮磷钾比例平衡,防止偏施氮肥造成植株徒长而加重病情。另外,在灌溉时需采取沟灌方式,避免大水漫灌引发田间积水现象,从而减轻病害发生几率。
最后,“化学防治”章节给出了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当田间出现零星发病点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如甲霜灵锰锌等进行喷雾处理。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药剂均需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浓度配制,并且在采收前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执行停药操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综上所述,《DB43/T 1955-2020红菜薹根肿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如何有效地开展红菜薹根肿病的防控工作。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措施,可以显著提高红菜薹产量及品质,同时也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