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丘陵山区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规划与设计、整治内容及技术要求、验收与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丘陵山区耕地宜机化地块的整理整治工作,为农业机械化提供基础条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chanization Suitable Land Consolidation and Improvement in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675-2022 丘陵山区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丘陵和山区地区农田整理与整治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的出台旨在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4.1 整治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工作的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坡度、面积等自然条件下的农田区域。强调在进行整治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特征,合理规划整治方案,确保整治后的土地能够满足机械化作业的需求。
5.1 土地平整
土地平整是宜机化地块整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标准要求,土地平整需达到一定的平整度标准,以保证农机具能够顺畅通行并高效作业。具体而言,平整度偏差不得超过规定的数值,且需要对土壤结构进行改良,提高其通透性和保水能力。
6.1 排灌系统建设
排灌系统的建设对于保障农田灌溉和排水至关重要。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排灌设施的设计参数,如沟渠宽度、深度以及间距等,并要求这些设施布局合理,能够有效应对不同季节的水量变化,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
7.1 道路网络规划
为了便于农业机械的进出和操作,标准还特别强调了道路网络的规划。要求主干道宽度不得低于一定标准,并且要考虑到转弯半径等因素,使得大型农机具可以顺利通过。此外,还需设置必要的辅助道路,以便于田间管理活动的开展。
8.1 环境保护措施
在实施整治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这包括但不限于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原有植被、控制水土流失等方面。标准指出,在施工前应做好环境影响评估工作,并严格按照批准的方案执行各项环保措施。
以上只是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介绍与解读,实际上还有更多细致的规定涵盖了从规划设计到实施验收等多个阶段的具体要求。遵循这一标准不仅有助于提高丘陵山区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还能促进可持续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