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稻渔综合种养中商品鳖养殖的场地选择、稻田工程改造、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疾病防控、收获与运输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商品鳖的养殖生产。
Title:Rice-Fish Integrated Farm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Part 10: Commercial Softshell Turtle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672.10-2022《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第10部分:商品鳖养殖》是一项贵州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稻田中进行商品鳖养殖的技术流程。以下为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一、环境选择与准备
1. 稻田应选择在无污染源附近,水质清新且符合GB 3838的要求。
解读:确保水源不被工业废水或农业化肥污染,避免影响鳖的健康生长。
2. 稻田面积一般为3亩至10亩,要求田埂高度不低于0.8米,并做好防逃设施建设。
解读:适宜的稻田规模有助于管理,同时高且坚固的田埂可以有效防止鳖逃跑。
二、鳖种放养
1. 放养前需对鳖种进行消毒处理,常用药物包括高锰酸钾溶液等。
解读:消毒是预防疾病传播的关键步骤,可提高鳖苗成活率。
2. 鳖种规格应在每只250克以上,放养密度控制在每亩100只左右。
解读:较大的鳖种适应能力强,合理的密度能保证鳖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食物资源。
三、日常管理
1. 定期巡塘,观察鳖的行为状态及水质变化情况。
解读: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如病害或水质恶化,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2. 每隔15天检测一次水质指标,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
解读:良好的水质条件有利于鳖的成长发育,定期监测有助于维持最佳生长环境。
四、饲料投喂
1. 饲料应以优质配合饲料为主,辅以新鲜小鱼虾作为补充。
解读:均衡营养对于促进鳖快速生长至关重要,同时多样化饮食能够满足其不同阶段的需求。
五、病害防治
1. 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定期使用生石灰等消毒剂全池泼洒。
解读:通过预防性措施减少疾病发生几率,降低经济损失。
六、收获
1. 商品鳖达到体重1千克以上时即可捕捞上市。
解读:适时收获不仅能够获得较高经济效益,也有利于下一季养殖工作的顺利开展。
以上内容基于DB52/T 1672.10-2022标准进行了提炼与阐述,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