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的设置、管理、人员防护、消毒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及相关管理部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VID-19 Prevention and Control - Part 61: Centralized Medical Observation in Isolation (DB32T 3761.61-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761.61-202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技术规范 第61部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为科学规范地开展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提供了具体指导。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布局要求
标准指出集中隔离点应选择远离人口密集区域和医疗机构的地方,并且要保证交通便利。建筑结构上要求通风良好,房间内应配备独立的卫生间设施。此外,还强调了隔离点周围环境的安全性,避免靠近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域。这些措施旨在最大限度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并确保工作人员和被隔离人员的安全。
二、功能分区设置
标准明确了隔离区内需划分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三个主要区域。清洁区是供工作人员休息更衣及物资储存使用的;半污染区用于过渡换装以及初步消毒处理;而污染区则是专门用来接收和管理密切接触者的。这种分区设计有助于有效控制病原体传播路径,提高防控效率。
三、人员管理规定
对于入住人员,标准提出了严格的健康监测制度。包括每日早晚两次体温测量记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处理。同时要求所有入住者必须遵守隔离纪律,不得擅自离开房间或与其他住户接触。另外还特别提到儿童、孕妇等特殊群体需要给予更多关怀和支持。
四、日常运营维护
在日常运行过程中,标准强调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状况至关重要。这包括定期清洁消毒公共区域如走廊楼梯扶手等高频次触摸部位;合理安排垃圾收集清运流程防止二次污染;并且要保证饮用水供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此外,还要求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妥善处置。
五、培训考核机制
为了保障整个团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标准明确指出应对全体参与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方可上岗工作。培训内容涵盖传染病防治知识、个人防护技能等方面,并且要持续开展在职教育以更新专业知识储备。
以上只是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说明,实际上它涵盖了从规划选址到具体操作执行等多个方面的详尽规定。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要求,可以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