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接触者追踪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要求、数据管理、系统安全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及相关单位开展接触者追踪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VID-19 Prevention and Control - Part 65: Contact Trac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C47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3761.65-202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技术规范 第65部分:接触者追踪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针对疫情防控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在接触者追踪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等方面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要求。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系统功能需求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接触者追踪管理信息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信息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风险评估以及信息发布等。例如,在信息采集方面,系统需要能够准确记录接触者的个人信息、健康状况及活动轨迹等关键信息。这不仅有助于快速锁定潜在感染者,也为后续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可靠依据。
二、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鉴于此类系统处理大量敏感个人数据,《DB32/T 3761.65-2022》特别强调了数据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具体措施包括采用加密技术对传输中的数据进行保护,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系统内的相关信息,并且所有操作均需留有审计痕迹以便追溯。此外,还要求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机制以防止意外丢失或损坏。
三、应急响应能力
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该标准还提出了增强系统的应急响应能力的要求。这意味着当发生大规模疫情时,系统应当能够在短时间内扩容并高效运转,支持多部门协同工作。同时,还需定期组织演练活动来检验预案的有效性,确保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可以迅速启动相应流程。
四、与其他平台的互联互通
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的复杂性,标准鼓励各地区各部门间加强沟通协作,实现不同接触者追踪管理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通过制定统一接口规范,使得跨区域查询共享成为可能,从而提高整体防控效率。
以上只是对《DB32/T 3761.65-2022》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更多细节还需结合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希望这些信息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